青年节之思

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,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

Posted by Kanon on May 4, 2019

何谓青年?陈独秀在「新青年」的创刊词里写到: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,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。

立于二十出头的年纪,回望这两三年,深感于二十岁之后,每日所思所想都异于以往,所经之事也在脑中留下更深印象。细想,归因于两方面,一是身体和大脑的生长发育趋向于成熟,二是外界环境的转变让我们接触到了更多社会场景和角色。

之前看过一篇文章,讲的是年轻人的20岁到28岁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。深有感触。从高中到大学,我们开始拥有了对时间足够的支配权。这一时期是认知版图快速扩张的时期。而第二个时期,则是走出校园,踏入社会,身份的转变和思想的落差都是非常巨大的,价值观在崩塌中重塑。

而这个时代变化太快,大有李鸿章说的「三千年未有之变局」的瞬息感。21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完全崭新和迷茫的时代,对于我们这一辈年轻人来说,没有范本去学习如何度过这段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。父母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个计划经济时代,他们的经验显然不能成为我们度过这个关键时期的范本。我们能做的,只能去摸索与调整,让自己的心智发展成熟,去找到与这个社会相处的平衡点。又或者放弃对这种思想落差的主动思考,把主动权交给996的工作和微博、抖音这样的时间杀手。

「思考」在这个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最近常常在无意识的时候蹦出一些名词,也由于最近看了些书和视频的缘故,这些词包括幸福、恬淡虚无、活在当下、决定看待事物的方式等等。这些某种意义上都代表了行事的原则和态度。但是,这么多的词语,这么多原则,在真正发生事情的时候,真的能够保证大脑在做出本能反应的前一刻,这些词语都能一一浮现并帮助你决定你下一秒该如何行动吗?我想未必。更大的可能性是,随着时间推移,你忘记了一些词语,但可能从另一本书上,你又接收到了另一些词语,比如勇敢、坚持、保持开放心态等等。

每一个演讲都那么振奋人心,每一本书都让你以为又明白了些“原则”,但事实是很多东西你都会慢慢忘记。而真正留存下来的,是思考的能力,这种思考是慢慢潜移默化进生活,是构筑在人类原始本能反应之上的又一层。

「责任」是我想说另一个词。

我们都不是山顶洞人。二十岁出头,是一个人从「独立个体」到「社会个体」的转变,而独立个体和社会个体的最大的区别是责任意识。二十岁之前,畅想着一个人环游世界,觉得到世界各地去旅游是很酷的事情,虽然我现在也这么认为。但二十岁之后,我会开始把更多的人考虑进来,伴侣、父母,将来我需要撑起一个家庭,撑起一个家庭需要经济基础。除了经济基础,我也需要完善和独立的人格,自己都没有足够成熟的身心,更谈何下一代的教育。

责任这个词很虚,但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每一位社会个体的身上。而如何面对责任,则是判断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。

「思考」和「责任」,是青年在奔三的路上都会面对的两样东西。

百年前中国留学生即将踏上去国他乡游轮的临别词:「此去西洋,深知中国自强之计,舍此无所他求。背负国家之未来,取尽洋人之科学。赴七万里长途,别祖国父母之邦,奋然无悔!」

诚然,我们的青春没有如此的豪情壮志和波澜壮阔,有的只是微小实在的努力与平淡如往常的每一天,但我们比谁都更明白每一天之于我们个体的意义。

最后,用《无问西东》里的句子来作结再好不过:

愿你在被打击时 记起你的珍贵 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 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 行你所行 听从你心 无问西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