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还没到来的时候,就在提醒自己,该提笔写下这篇文章了。致你即将逝去的20岁,致这一年里遇见的所有美好的人们,致你看过的岁月河山和梦里的星光斑斓。
时间倒退到2017年1月8日晚,那是20岁生日的前一晚,将手机充满电,带上耳机和口罩,跟舍友说了声要出去跑步了。然后一个人默默地从一环路东一段,绕着成都的心脏,开始沿着一环慢跑。
那天的一环路还在大张旗鼓地修地铁,虽然到了今天也还是如此,两边的步行道被高高的隔板围起,很多路段都只能从店家门口的缝隙穿过。我路过川大旁飘满胡椒子味的火锅店,升腾起的热气里氤氲着觥筹交错;我路过南边人潮退去的商场,玻璃窗外静静挂着霓虹色的打烊;我路过一条条深邃的小巷,橘黄色的灯火撑起了寒冬里的人间烟火。我像个灵巧的鬼魅穿梭在深夜的城市,心沉下来,听着自己局促的心跳和跃动的脉搏。
“对于即将到来的20岁,你会经历些什么呢。”
在问出这个问题前,已经知道了答案暂且将是无解,但还是在脑海里一遍遍地问自己。它需要我用2017年到2018年之间的每一天去诠释和解答。
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,当2018年1月9日已经真真切切站在眼前时,我再一次问自己是否已经有了答案?
现在回头看看自己的20岁,我惊奇地发现,对过去的一年竟然十分满意。
这一年里我完成了许多个人生第一次:
- 人生第一场全程马拉松,从没想过那个上小学时跑圈操场都觉得如此漫长的小男孩,会在十年后跑出了百倍于操场的距离;
- 爬了人生第一座雪山,犹记得那是第一次见到块状的雪,抓了一把塞进嘴里品尝;
- 和coco骑车环了一座美丽的岛屿,赶在回到内陆前再看一眼大海;
- 第一次出国,和一群非常nice的伙伴,享受着八月哈利法克斯nice的阳光,度过了一个nice的暑假,留下了一段nice的回忆;
- 第一次进入实验室,在实验室的半年不仅是对研究生生活的初体验,更是作为小菜鸟孜孜不倦地进行知识的沉淀;
- 第一次入党,当然也没有第二次这一说,自知觉悟还不高,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还需努力;
- 开始接触健身,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知,每一块肌肉瞬间的爆发,都是生命歇斯底里的怒吼。人体躯干的灵活和精巧,不得不赞叹造物者的神奇;
- 这一年里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实习,手握四份offer,去了想去的公司。
- ……
这一年,也遇见了很多nice的人,有一起出行的小伙伴,实验室里的老师和学长,面试时遇到的面试官,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前辈和同龄人。有的人素未谋面,有的萍水相逢却救你于泥泞之中,有的虽仅有只言片语交谈却捧出一颗真心,有的初见便觉得似曾相识相知恨晚,还有的随着时间推移被慢慢淡忘。还有那些熟识熟知的老朋友。
谢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和力量,谢谢你们让我看清了远方。
父母在不远游,游必有方
如果要说有遗憾的话,那就是没能在家多陪陪家人,过去的一年在家呆的时间不超过40天。我向来不是个恋家的人,是那种一到寒暑假就想着往外跑,而且丝毫不会想家的那种人。但作为single child,每次和家里人打电话,特别是和我亲爱的爷爷奶奶,你都能感受到他们迫切地想和你拉近物理距离。想想自己当初把志愿填到省外就曾放下誓言好男儿志在四方,如今也丝毫不后悔这个决定。尽管未来的一年我有预感在家呆的时间会更少,但,想告诉自己的是,别让家人的念想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。
快乐时光
有时候回头看看,最快乐的时光是在一个啥事都没有的下午,呆在实验室,拼命google或百度着,在一个个网页间跳转,像脱水的海绵般汲取着那些新奇的知识和技术,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想码代码。然而最痛苦的也莫过于代码里有bug一查就是一晚上,到头来却发现是简单地copy paste造成的锅,不忍心骂自己蠢,悻悻地埋怨着copy paste是万恶之源。
盖余之勤且蠢若此!
热爱与不热爱
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那会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,很庆幸我找到了。当你正在做一个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时,你会觉得你的生活就像隧道一样,没有任何杂音,就是一直全速地往前走。同时也感谢那些不热爱却非做不可的事物,让我更加确认自己热爱的东西,进而跨过眼前的困难去追求它。
一期一会
某个时候从书上看到这个词时,体会并不是特别深。后来随着经历的丰富,加上细细的品味,还真是有其处世的哲学所在。一期一会是由日本茶道发展而来的词语。指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,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。另一句比较有感触的话是“ Be kind.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battle you never know.” 这些话的意思肯定不是为了让你毫无保留、毫无顾忌地去付出去相信一个人,而是以更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不乱于心,不困于情,知晓无常。
关于理想主义
作为未来的软件工程师,我希望自己永远为了情怀而活,面向未来编程,面向理想主义编程。如果哪天沦落到了面向工资而编程,恳请老铁们抽醒我。
最后一堂课
1月4日晚的大国兴衰史课,跟朋友开玩笑说这很有可能是我大学生涯最后一次在教室上课了。自己边走路边想,如果没读研的话,那是不是意味着漫漫人生路上该在学校完成的课程都已结束了?
心头一紧,些许惶恐浮上心头。这个时候才恍惚间有种,剑还未配妥,出门便已是江湖的错觉。经过大三这一学期的洗涤,越发感觉到深深的时间割裂感。如果说大二之前还沉浸于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,以及或多或少的迷茫,那么大三之后便更像是泡泡的破灭,你感受到了压力,迷茫演变成更为现实的焦虑。你似乎在某一刻理解了成年人的世界,但这也仅仅是你所认为的理解。
写在最后
站在大学与社会的边缘,我一直试图踮起脚尖去看到我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的生活。然而目光所及,视线能够抵达的范围,也仅仅是我押上过去二十年的那点阅历所能触及。生活维度之广阔辽远,人生之浩瀚无常,更绝非我那点阅历所能够想象。
于是在到来的21岁,想鼓励自己,勇敢地出发吧,趁胸膛还有热血,趁子弹还未发出枪膛,趁天还未黑大雨还未倾盆,趁今日阳光正好,而我们的青春还未衰老。